警惕,肠道杀手正潜伏

来源:莱茵医院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8-24 点击数:

1、一个普通病例留给我们的启示:

曹某,男,47岁,平素无明显腹部不适,予体检肠镜时发现横结肠有一约1.5cm大小山田1型息肉,表面粗糙分叶状,征得家人同意予以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美兰盐水,抬举征良好,圈套电凝电切,创面无出血和穿孔,APC处理创面。后来病理回报示横结肠小块粘膜慢性炎,局部呈管状绒毛状腺瘤样增生。

腺瘤性息肉为国际公认的癌前病变之一,这一较大的腺瘤性息肉,如果任其发展,1-2年很可能会发展成肠道恶性肿瘤,即恶变为癌,早期发现,早期切除,是其治疗根本。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隐匿性很强的肠道杀手—腺瘤性息肉。

2、揭开杀手的真面目

多发性:息肉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多见。

癌变性:结肠息肉按照病理分型,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及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有很高的癌变性,大于2cm腺瘤性息肉癌变机率约为50%,尽管<1cm的息肉癌变机率很小,但其数目的增加同样也会增加癌变率。腺瘤性息肉是人们肠道健康的潜在杀手,需要警惕。

隐匿性:临床上结肠息肉,包括癌变率较高的腺瘤性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的病人会出现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等异常,症状又无明显特异性,故常易被忽略,其确诊主要依赖结肠镜检查。

3、让杀手无所遁形

腺瘤性息肉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内镜下的息肉切除,因其易于复发,故定期复查肠镜就非常重要,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肠镜体检尤其重要。对于大的腺瘤性息肉,或是数量≥3枚的腺瘤性息肉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

4、防范于未然

合理膳食:主要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腌制食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

积极锻炼: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增强体质;

舒达情志:自我放松,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体质调摄:中医认为息肉的发生与痰、湿、热、瘀有很大关系,故采取传统中医药调整体质,防止息肉的复发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