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的采集、运送与保存

来源:莱茵医院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8-24 点击数:

       血培养是进行血流感染诊断的最佳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血培养的送检率都非常低,或者送检不规范。研究表明,一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65%;二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80%;三套血培养的阳性率为96%。因此美国CLSI建议,对于每位需要血培养的患者需采集2~3套;对于成年患者的血培养,只采单一的血培养是不允许的,因为单一血培养的结果的临床意义很难解释;多套血培养可以帮助区别血培养假阳性(如皮肤污染等)。 血培养指征: ① 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行血培养,相关的症状有: ②不明原因的发烧(>38℃)或体温过低 (< 36℃) ,白细胞增多(>10,000/ul ),粒细胞减少),( <1,休克,寒颤,僵直); ③严重的局部感染; ④心率异常加快; ⑤低血压或高血压; ⑥呼吸频率加快。 血培养标本的最佳时间与部位 ①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 ; ②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 ③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 ④多个穿刺部位采血。因多部位同时发生污染的几率较小,便于对结果进行判断。 采血部位推荐从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提供解释。 基本概念成人“一套 ” 血培养应该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各一个,也叫 “一份 ” ; 注意: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 ”,采集第二套应从另一个穿刺点获得。 儿童一般只做需氧培养,但仍需从多个部位采集多次。特殊患者才考虑厌氧培养血培养采血量、份数与阳性率研究表明,当每套血培养采血16--20ml时,一套检出率65%;二套检出率80%;三套检出率96%。 皮肤消毒程序 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用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作用60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涂擦穿刺皮肤2遍,待干燥; 75%酒精脱碘:用75%酒精由内向外方向涂抹去碘酒液,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血培养标本运送要求要求: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需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说明:血培养瓶在接种前、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否则会导致某些病原微生物死亡。接种后的培养瓶最好立即送到实验室,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