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治疗与预防

来源:莱茵医院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8-24 点击数:

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病之根,调理脾胃可疗复杂疾患。

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其可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化生气血,以滋养全身,完成人体重要的消化、营养支持功能,从而提高免疫力,增强自我恢复能力。脾胃功能失调则百病尤生,固护脾胃是重要的养生、治病基础。对于一些复杂疾病的治疗,当常规治疗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和调脾胃,培补后天之本,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治未病”当从固护脾胃做起。

中医“治未病”是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的防病治病思想,是现代医学所倡导的预防观念的最早体现。治未病或保护机体于无病状态,或消除病变于萌芽,或防止疾病的加重与复发。不管何种状态,培护正气,养血通络为根本原则。气血的培补,离不开脾胃这一生化之源。调和脾胃,可达到益气养血,卫护正气的作用。

脾胃健运,则膏方更显效。

每年冬令时节都是膏滋调补药品的应用旺季,膏滋方应用之前提便是脾胃功能要佳,不然,再好的滋补之品都不会达到好的调治效果,服膏之前先护胃,应是膏方滋补的一个重要步骤。调理脾胃之后再用膏,是补身事半功倍的捷径。

重视中西医结合,以中医文化拥抱现代医学技术。

中西医结合要在中医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并不是单纯治疗方法的杂合,是体现在中医辨证思维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为痰湿体质的人群,容易滋生痰浊瘀结的癥瘕积聚病患,如皮肤湿疹,胃肠息肉病,肝肾囊肿,女子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等,故痰湿体质人群要注意排除上述疾病,进行重点脏器的病变检查,并积极行祛痰化湿治疗,防止上述疾病的发生,以及预防某些癌前疾病的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