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新发子宫颈癌病例,亚洲约38万,中国约15万,全世界每年约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亚洲约19万,中国约8万,目前在国内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 HPV)的持续感染相关。科学家发现,所有的子宫颈癌患者体内都能检测出HPV,没有HPV感染,人就不会得子宫颈癌。并不是所有感染HPV的妇女都会患子宫颈癌。HPV妇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1、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2、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3、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4、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5、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6、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7、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宫颈癌患者因误诊为妇科炎症而耽误治疗,错失治疗良机。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宫颈癌常见症状无特异性。其二对子宫颈癌认识不够,认为子宫颈癌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妇女。其三妇科普查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据报道早期宫颈癌多是在妇检中发现的,30岁以上的妇女应定期做妇科检查。当你有上述高危因素同时有下述症状:(1)接触性出血即性交时或妇检时阴道少量出血。(2)绝经后无痛性阴道不规则出血。(3)白带增多,呈稀水样或淡洗肉水样,有时有腥臭味,但无外阴瘙痒不适者。(4)泌尿道症状,尿急,尿频,排尿不畅。(5)下腹隐痛。提示宫颈癌可能性大,不要再犹豫,立即到医院妇科进行相关检查。
经临床追踪观察显示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国内外医学权威证实,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可预防的疾病,也是世界目前唯一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的癌症。防治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宫颈癌筛查的首要检测是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测。
宫颈癌防治的关键在早期筛查。筛查对象: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起始年龄:经济发达地区:25-30岁,经济欠发达地区:35-40岁。高危人群:起始年龄应相应提前。终止年龄:65岁以上危险性极低。筛查间隔:每年一次,连续2次细胞学正常可改至3年,连续2次HPV和细胞学正常可延至5-8年,筛查重点放在高危人群而不是筛查次数。
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l、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2、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早性生活,杜绝性生活混乱。3、定期做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测。如发现问题务必要做进一步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及时进行治疗。4、对于已经发现的宫颈病变及生殖系统感染类病症,一定要提高警惕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抓住时机对宫颈病变、病毒感染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宫颈癌是完全可以预防、治疗、治愈,甚至可以消灭的。
(妇科 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