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者,夏火未尽而秋金已至。《管子》云:“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时天地阳气渐敛,暑湿未消而燥气初萌,养生当遵循“承前启后”之道。谨记三宜三忌,可安然度此转折之期。
一、立秋三宜之策
宜清补祛余暑
“湿土当令”的长夏刚过,脾胃易倦怠。当以莲子、芡实、薏米等煮粥,清补健脾兼祛湿。孙思邈言“秋时慎食肥腻”,冬瓜、丝瓜等时蔬利湿解暑,正合时宜。
宜滋阴防初燥
肺气始旺于秋,然燥邪初起未盛。取沙参、麦冬各5克泡水代饮,或食秋梨、莲藕等润而不腻之物,既防燥伤肺卫,又避滋腻碍脾。
宜安神缓秋刑
《遵生八笺》载:“立秋后宜早卧早起。”亥时(21-23点)静心安卧可助阳气内收,晨起缓步林间深呼吸,以肺清气顺应“容平”之机。
二、立秋三忌之道
忌急进温补
“贴秋膘”非立秋当务。此时贸然食用羊肉、人参等温补之品,易助内热引发“秋老虎”之症。待秋分燥盛时再行滋补,方为适时。
忌贪凉伤阳
虽“秋后一伏”余热犹存,然夜露晨风已带肃气。睡卧忌对门窗直吹,西瓜、冷饮当减量,尤忌空腹食生冷,免伤中焦阳气致腹泻。
忌强汗耗津
《养生论》警示:“秋初夏末,郁热熏肤,勿令大汗。”剧烈运动致大汗淋漓,反伤阴助燥。宜选太极、散步等和缓运动,微汗即可。
立秋如天地阴阳交接之枢纽,清余暑、润初燥、护脾胃,乃承夏启秋的精妙平衡。谨守“缓润清”三字,使气机平顺过渡,方为顺应四时更迭的养生至道。